一口气签85亿稀土大单!特朗普笑了,“冤大头”终于出现:一年后,美国稀土会多到用不完

据看看新闻报道,当地时间10月20日,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上演了一出“盟友情深”的戏码——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并肩而立,在一众记者的镜头前签下了那份价值85亿美元的关键矿产与稀土供应协议。协议刚落笔,特朗普就难掩得意,对着麦克风大言不惭:“一年以后,美国的稀土和矿物将多到用不完,都不知道要如何处理它们。”旁边的白宫经济顾问哈希特更直白,话里话外都在针对中国,说澳大利亚这一举动会“终结世界对华稀土依赖”。

这场景看着热闹,可稍微懂点稀土产业链的人都清楚,这场看似“打破垄断”的合作,更像澳大利亚给自己挖了个坑。要知道,中美关税战正打得激烈,稀土作为军工、芯片等领域的“工业维生素”,早成了博弈的核心筹码。澳大利亚这会儿跳出来,一边在南海搞事情——前不久还派军机侵闯中国西沙领空,被中国南部战区用战斗机带着照明弹驱离,一边又跟美国绑在稀土战车上,说是“雪中送炭”,倒不如说更像主动当起了“冤大头”。

一口气签85亿稀土大单!特朗普笑了,“冤大头”终于出现:一年后,美国稀土会多到用不完

编辑

再看协议内容,表面上挺唬人:美澳计划未来半年里各掏10亿美元,加起来30亿美元投入澳洲稀土矿开发,目标是开发出价值530亿美元的矿产;美军还要在澳大利亚建一座年产量百吨的镓金属加工厂,专门瞄准雷达、芯片这些军工命脉,甚至成立了“美澳关键矿产供应安全响应小组”,号称要保障供应链“韧性与安全”。可这些数字背后藏着的漏洞,特朗普显然没跟阿尔巴尼斯说透。

稀土这东西,从来不是“有矿就能赢”。全球稀土储量澳大利亚占3%,不算少,但真正卡脖子的环节是“精炼”。中国手里攥着的,是全球近90%的稀土精炼产能,这可不是靠砸钱就能短时间追上的。从勘探、采矿到分离、冶炼,再到磁材制造,中国已经织了一张完整的产业链网,里面全是几十年积累的硬技术——比如萃取分离镧系元素的离心机,全世界只有中国能大规模量产;还有稀土提纯时要处理的放射性废料、酸浸液,这些难题中国早摸透了,光相关专利就堆成了墙。

一口气签85亿稀土大单!特朗普笑了,“冤大头”终于出现:一年后,美国稀土会多到用不完

展开全文

编辑

澳大利亚自己也清楚,过去九成稀土矿砂都得运到中国加工,因为他们自己根本没能力搞精炼。美国情况更糟,国内唯一的稀土企业MP Materials,虽然握着矿山,可深加工环节还得靠中国的技术授权。现在美澳想自建产业链,听着容易做着难。一座能稳定产出高纯度稀土氧化物的工厂,从建到投产至少要3年,成本比中国高30%以上;一座稀土矿从开采到出高纯度产品,更是要5到8年。更别说中国已经迭代到第四代的萃取分离技术,美澳连门都摸不着。

还有个更现实的问题:美澳合资企业想搞精炼,既拿不到中国的设备,也招不到中国的技术人员。中国商务部早有新规,谁敢违反规定给他们提供技术支持,等着的就是严厉制裁。这就意味着,就算澳大利亚把稀土矿挖出来,运到美国,美国工厂也只能看着矿石发呆——加工不了啊!特朗普说“一年后稀土多到用不完”,可眼下美国军工企业库存的钐钴磁体,只够维持半年生产;澳大利亚新建的镓加工厂,最早也得2025年才能试产。这时间差,可不是靠嘴炮就能补上的。

澳大利亚为啥非要趟这浑水?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他们是拿稀土换安全——协议签完,美国口头承诺会帮澳大利亚造战略核动力潜艇。可这笔买卖划算吗?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,前几年澳大利亚跟着美国反华,被中国加了贸易制裁,农副产品卖不出去,经济亏得一塌糊涂,民众怨声载道。现在工党政府刚把中澳关系拉回暖一点,又为了美国一句没谱的承诺,把最大贸易伙伴得罪了,这不是“冤大头”是什么?

一口气签85亿稀土大单!特朗普笑了,“冤大头”终于出现:一年后,美国稀土会多到用不完

编辑

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0月21日在记者会上说得很明白:“全球产供链的形成是市场和企业选择的结果,关键矿产资源国应为保障产业链、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发挥积极作用。”这话里的意思很清楚,美澳想靠政治手段扭曲市场规律,根本不现实。中国早就提前布局了,对稀土成品和技术实施管控,真要调节市场,释放点战略储备就行;同时还在加速稀土高端应用研发,往永磁材料、航天合金这些高附加值领域走。

说到底,这场稀土博弈拼的不是谁有矿,是谁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技术沉淀。美国从2010年就想联合日本、澳大利亚打破稀土困局,15年过去了,西方稀土自给率还不到15%。现在特朗普又想靠85亿大单翻盘,恐怕最后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。澳大利亚要是真以为抱上美国大腿就能高枕无忧,等着他们的,可能不只是稀土卖不出去的尴尬,还有失去中国市场的巨大损失——毕竟,连澳洲矿业巨头自己都承认:“离开中国冶炼厂,我们连合格的重稀土氧化物都提纯不出来。”

评论